使用方法:1、特定材料、化学物、固化剂和增塑剂会阻碍ZH908 导热灌封胶(硅酮)的固化,主要包括:有机锡和其它有机金属合成物含有机锡催化剂的硅酮橡胶硫、聚硫化物、聚砜类物或其它含硫物品 胺、氨基甲酸乙酯或含胺物品不饱和的碳氢增塑剂一些助焊剂残余物 注:如果对某一物体或材料是否会引起阻碍固化有疑问,建议作小型试验以确定在此应用中的适用性。如果实验中没有出现不固化或局部不固化现象,则可以放心使用。2、两组份应分别密封贮存,做到现用现配,混合后的胶料应一次用完,避免造成浪费。导热灌封胶减少了维护需求,降低长期成本。缩合型导热灌封胶市价
以下是一些调整双组份聚氨酯灌封胶硬度的具体操作流程示例,不同的配方和工艺可能会有所差异:改变多元醇的种类和比例操作流程:确定基础配方:先明确当前使用的双组份聚氨酯灌封胶的基本配方,包括多元醇、异氰酸酯等主要成分的种类和用量。选择不同种类的多元醇:根据所需硬度调整方向,选择分子量较高或较低的多元醇,或者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多元醇,如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例如,若要降低硬度,可选用分子量较高的聚醚多元醇;若要增加硬度,可考虑使用聚酯多元醇或分子量较低的聚醚多元醇14。调整多元醇比例:在保持异氰酸酯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或减少所选多元醇的用量。通常,增加多元醇的量会使硬度降低,而减少多元醇的量会使硬度增加。例如,原来配方中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比例为1:1,若要降低硬度,可尝试将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比例调整为,具体比例需根据实际试验确定。混合与测试:将调整后的多元醇与其他成分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取少量混合后的胶液进行硬度测试,可以使用硬度计等工具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量。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根据硬度测试的结果,判断是否达到了期望的硬度。如果硬度仍不符合要求。透明导热灌封胶厂家精选胶体在固化过程中无气泡产生。
加入增塑剂或软化剂操作流程:明确基础配方和硬度需求:确定现有的双组份聚氨酯灌封胶配方以及需要降低硬度的具体程度。选择合适的增塑剂或软化剂: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软化剂有硅油等。不同的增塑剂或软化剂对硬度的影响效果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若要较大幅度地降低硬度,可选用增塑效果较强的DOP;若只需微调硬度,可考虑使用硅油等软化剂4。确定添加量:根据所选增塑剂或软化剂的性能和对硬度的预期影响,初步确定添加量范围。一般从少量开始添加,如占总配方重量的1%-5%,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逐步调整。例如,先添加1%的增塑剂或软化剂,混合均匀后测试硬度,若硬度降低不够,则增加到2%、3%等,直至达到满意的硬度值,但添加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灌封胶的其他性能,如强度、耐久性等。进行混合:将确定量的增塑剂或软化剂缓慢加入到双组份聚氨酯灌封胶中,同时充分搅拌,使它们均匀分散在胶液中。搅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局部不均匀的情况。测试硬度:对添加增塑剂或软化剂后的灌封胶进行硬度测试,检查是否达到了期望的硬度降低效果。调整添加量:根据硬度测试结果。
导热灌封胶是具有高导热性能的1:1双组分液态电子灌封材料,可在室温或加温下固化。除高导热的特性外,还具有热膨胀率低和绝缘性高等特点从而更加有效地消除电子元件因工作温度变化产生的破坏作用。普遍地用于粘合发热的电子器件和散热片或金属外壳。在固化前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流平性。固化后也不会因为冷热交替使用而从保护外壳中脱出。其灌封表面光滑并无挥发物生成。固化体系具有优良的抗毒性,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对焊锡及涂料等作特殊处理。导热灌封胶的发展为电子设备小型化与高性能化助力。
聚氨酯灌封胶:聚氨酯灌封胶又称PU灌封胶,通常由聚醋、聚醚和聚双烯烃等低聚物的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 以二元醇或二元胺为扩链剂, 经过逐步聚合而成。灌封胶通常可以采用预聚物法和一步法工艺来制备。聚氨酯灌封材料的特点为硬度低,强度适中,弹性好,耐水,防霉菌,防震,透明,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阻燃性,对电器元件无腐蚀,对钢、铝、铜、锡等金属,以及橡胶、塑料、木质等材料有较好的粘接性。灌封材料可使安装和调试好的电子元件与电路不受震动、腐蚀、潮湿和灰尘等的影响。均可降低粘稠度。但需注意添加量,以免影响胶水的黏附性能。透明导热灌封胶厂家精选
经过严格测试,这款导热灌封胶在导热效率方面表现出众。缩合型导热灌封胶市价
灌封基本工艺流程:灌封工艺按电器绝缘处理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模具成型和无模具成型两种 ;模具成型又分为一般浇注和真空灌注两种。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一般采用真空灌注。灌封中常见的问题:模具设计,硅橡胶在使用时是流体, 为了不使胶料到处漏流, 造成胶料浪费和污染环境, 模具的设计很关键。模具设计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便于组装, 拆卸, 脱模;配合严密, 防止胶料泄漏;支撑底面平整, 以保证干燥过程中胶层各部分厚度基本一致, 便于控制灌封高度。缩合型导热灌封胶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