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技术应用现状:由于能够极大缓解传统架构中服务器端的压力过大、单一失效点等问题,又能充分利用终端的丰富资源,所以P2P技术被普遍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应用领域,如分布式科学计算、文件共享、流媒体直播与点播、语音通信及在线游戏支撑平台等方面。我们知道,许多计算机的CPU资源并不是时刻保持峰值运转的,甚至很多时候计算机处于“空闲”状态,比如使用者暂时离开等情况。而P2P技术可以使得众多终端的CPU资源联合起来,服务于一个共同的计算。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既能充当网络服务的请求者,又对其它计算机的请求作出响应。国内点对点服务架构
在通信线路质量较差的年代,在数据链路层使用可靠传输协议曾经是一种好办法。因此,能实现可靠传输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就成为当时较为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现在HDLC已很少使用,对于点对点的链路,简单的多多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则是目前使用得普遍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通信的双方可协商一些选项。在RFC 1661中定义了11中类型的LCP分组。其中的每一个协议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如IP、OSI的网络层、DECnet,以及AppleTalk等。郑州点对点储存P2P技术是相对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来说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换方式。
由于点对点缺少一个长度字段,并且串行线路通常不提供帧封装,所以在理论上对一个点对点帧的长度没有硬性限制。实际上,大帧大小通常由MRU指定。当一台主机指定一个MRU选项(类型0x01)时,它要求对方不发送比MRU选项提供的值更长的帧。MRU值是数据字段的字节长度,它不计算其他点对点开销字段(即协议、FCS、标志字段)。它的典型值是1500或1492,但也可能多达65535。Pv6操作需要的长度小为1280。点对点标准要求具体实现能接收大1500字节的帧,MRU更多的是建议对方选择帧大小,而不是硬性限制帧大小。当小分组和大分组在同一条点对点链路上交错传输时,较大分组可能占用一条低带宽链路的大部分带宽,并影响小分组的正常传输。这可能导致抖动(延迟变化),对交互式应用(例如远程登录和VoIP)产生负面影响。配置较小的MRU(或MTU)有助于缓解这个问题,但会产生更大的开销。
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减低以往网路传输中的节点,以降低资料遗失的风险。与有中心服务器的**网络系统不同,对等网络的每个用户端既是一个节点,也有服务器的功能,任何一个节点无法直接找到其他节点,必须依靠其户群进行信息交流。P2P节点能遍布整个互联网,也给包括开发者在内的任何人、组织、或有关部门带来监控难题。P2P在网络隐私要求高和文件共享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使用纯P2P技术的网络系统有币、Gnutella,或自由网等。基于P2P技术的VoIP产品Skype的巨大成功给P2P开辟了又一个新的领域。
点对点视频实时传输:流程:1、android音视频采集。技术点:音频audioRecorder采集microphone数据,视频编写AbstractCamera实现类采集camera数据。2、使用localsocket发送视频流。技术点:将自身作为服务器。3、音视频编码。技术点:可以直接使用开源强大的ffmpeg编解码库,视频libx264,音频libfaac 。技术点:ffmpeg在Linux的安装编译,jni调用ffmpeg编译得到的so库。4、rtp打包。技术点:rtp包格式5、udp传输。6、创建sdp文件通过vlc播放。客户端听端口事件。播放、停止等。网络采用骨干节点网络,固定公网IP。福州正规点对点软件
对等体无需服务器或稳定主机进行任何集中协调。国内点对点服务架构
点对点 (Peer to Peer,简称p2p)可以简单的定义成通过直接交换来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而对等计算模型应用层形成的网络通常称为点对点。在P2P网络环境中,成千上万台彼此连接的计算机都处于对等的地位,整个网络一般来说不依赖**的集中服务器。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既能充当网络服务的请求者,又对其它计算机的请求作出响应,提供资源和服务。通常这些资源和服务包括: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计算资源(如CPU的共享)、存储共享(如缓存和磁盘空间的使用)等。国内点对点服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