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传统的外塘养殖,设施化养殖密度高,容易出现水质变差、死鱼现象。如何防止出现这一状况?在运用水培蔬菜净化水质的基础上,张建辉与衡水学院合作研发了用果蔬残余厌氧发酵而成的环保酵素。“您看,这些酵素就是我们净化水质的‘法宝’!”张建辉指着大棚内摆放的一罐罐液体说:“这是降氨氮的、这是调节pH值的、这是杀菌的,这些酵素既能净水、防病,还能增加鱼池养分。”“鱼菜共生”循环种养在“鱼肥水—水浇菜—菜净水—水养肥”的生态平衡中,形成了“养鱼不换水、防控不用药、种菜不施肥”的特色。不少地方已将此项目纳入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自体验生态农业魅力。江苏鱼菜共生专业团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物联网、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也进入了新型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系统的构建当中。养殖户根据自身种植植物和养殖鱼类的特点来研发集成性计算机控制系统,配备智能化设施,进一步提升鱼菜共生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水质及微生物、藻类的生长情况;可以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投喂,科学控制鱼类饵料投喂量;可以实现自动化喷水和水质调控,通过水质检测及时发现鱼类潜在的病虫害风险,科学控制光照时间,全方面促进鱼菜共生技术向智能化转型,降低劳动力投入,提升养殖户收入。广东小型鱼菜共生服务商组织慈善义卖,将所得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项目。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将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协同共生。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水中的氨氮等废物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植物吸收这些养分并净化水质,净化后的水又重新流回水产养殖池,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这种模式具有众多优点。首先,它能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对外部肥料的依赖。其次,鱼菜共生系统生产的鱼类和蔬菜通常品质较高,无污染,符合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再者,它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高效生产,适合城市农业和家庭园艺。
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池补充新水。因为整个过程较少依赖机械动力,所以整体能耗明显降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国内运行的鱼菜共生主要模式,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受到重用;近些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观念发生变化,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生态的食品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们的青睐,鱼菜共生作为一种可持续、零排放、低碳的生产模式,其生产的绿色健康产品能够满足现代发展的需要,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运行的鱼菜共生模式主要有:以出售水产品以及蔬菜为主的“生产型”模式,以及旅游获客为主的“观光型”模式。学习如何搭建一个简易的系统,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有趣且实用的体验。浙江新型鱼菜共生专业团队
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传统技艺,将智慧结晶融入现代实践之中。江苏鱼菜共生专业团队
共生方式分类:1.深水浮筏栽培: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要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2.水生蔬菜系统,这种方式就如中国的稻鱼共作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种植分离式共生,即于栽培田块铺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后灌水,构建水生蔬菜种植床。江苏鱼菜共生专业团队
鱼类和植物共同成长:这是鱼菜共生的主要,没有鱼和植物的共同和谐成长,那就不叫鱼菜共生。这句话说明了鱼菜共生(aquaponics)的好处,明确了该技术是两种成熟技术的有机结合,既水培种植(hydroponics)及水产养殖(aquaculture)的结合。但以上两种技术都有各自的缺点。水产养殖(aquaculture)必须及时清理掉鱼类的代谢物,否则排泄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超出鱼类承受的极限,通俗点说,就是鱼类中毒而死。水培种植(hydroponics)需要持续不断地添加营养液,并且要保证营养液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比例均衡,否则植物也会死亡。对初学者来说,从简单的小型系统开始,是个不错的入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