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支付是平衡供需双方的支付方式,医院开展DRG病种成本核算,用数据说话,便于与医保部门的协商沟通,增加讨价议价的空间,争取医保的理解和支持。DRG支付下的医院全成本管控,不仅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还打破总额预付对单体医院的收入限制。因为这种支付模式下,对患者而言,患者花较合适的钱,得到较佳的医疗方案,这是有效引导医院不断优化医疗服务;对医院而言,对临床标准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将进入以“病组管理”为中心的管理阶段。这对于医院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谁能率先在这波浪潮变革中,及时调整策略和方向,谁将带起新医院的发展潮流。从整体而言,DRGs-PPS可以分为标准、结算及监管三大体系。中小医院DRGs分组点数查询系统操作方法
DRG体系构件需要测算支付标准:测算支付标准是标准体系构建中较为复杂的部分。支付标准测算过程中一般需要直面历史数据质量和合理定价两大问题。DRG组支付标准等于DRG组的相对权重乘以费率得到。但是DRGs—PPS支付标准并不是一个静态指标,需要根据成本因素、物价因素以及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医保部门在支付标准制定中要适时对DRG病组付费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将疾病的诊疗手段考虑进分组因素中,避免发生医院为降低成本而减少甚至放弃使用新技术的情况。要对DRG病组成本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与改进。医院合并症目录诊断列表系统价格医保应开展基于DRGs-PPS的日常审核。
DRG是一套管理工具,其产出众多的管理指标,而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本身也是个管理指标集,二者之间是对应的、互通的,他们都指向管理。一是医保费用,DRGs系统可有效构建出多维度、多方法、多指标和多部门的医保费用控制管理体系。目前院内可行的是医保费用占比分析及预测,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医疗服务评价,比较不同科室、病区、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安全。三是病种分析,分析病种组成、病种费用及占比、时间的控制、病种(手术/非手术)难度及占比分析、三四级手术RW区间分析、非手术RW区间分析及占比等。
DRG收付费变革在全国多地开展试点,面对DRG收付费变革的“来势汹汹”,医院该怎么办?规范病案首页数据管理:作为DRG分组的独特数据来源,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分组结果,但是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医院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普遍偏低,由于顶层设计和专业人才的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都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医院应从思想上认识到病案首页信息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病案质量管理制度,合理的进行设备和人员的配置,优化工作流程,以确保病案数据登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DRG支付下医院运营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搭建院内多科室联合的自生态。
通过优化全院病组结构、进行重点病组梳理之后,医院可以了解全院及专科疾病谱,调整专科病组结构,同时可对专科进行定位,对标同级同类专科,进而找出差距。此外,使用DRG相关指标,包括DRG组数、CMI、总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和低风险死亡率,可以对临床重点专科的住院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助力专科建立提升医疗质量的措施。目前DRG已应用于资源配置、费用管控、学科建设、质量管理等领域,应用DRG优化病组结构也是适应医保支付变革形势下医院增益的方向趋势。用好DRG管理、控费工具,明确学科优势,调整病组结构,利于医院保持自身发展中心竞争力。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加快学科协同发展。DRG体系构件需要完善数据标准:完善数据标准的重点在于完善病案首页控制机制、统一ICD编码标准。医院合并症目录诊断列表系统价格
DRG要考虑病人住院的单一诊断和单一医疗方式。中小医院DRGs分组点数查询系统操作方法
面对DRG收付费变革的“来势汹汹”,医院该怎么办?建立科学绩效评价管理:长期以来,医院的绩效管理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薪酬体系的设计受限于国家政策等原因,不能根据医务工作者的实际劳务情况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且不同工作岗位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技术风险差异较大,传统的绩效制度很难起到正向、科学的激励作用。因此医院应以DRG收付费变革为契机,变革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为中心的分配制度,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DRGs绩效评价体系,分别从科室能力评价(CMI、DRG数量、总权重数)、科室效率评价(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科室成本评价(DRG平均费用、DRG成本、DRG药占比)和科室质量安全评价(低风险死亡率、中低风险死亡率)等维度对科室和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评价,较终构建内部的正向激励制度。中小医院DRGs分组点数查询系统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