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热处理有哪些工艺?二次淬火低温回火:这种处理上淬火(或回火)可以消除渗碳层网状碳化物以及细化芯部组织(850℃-870℃),第二次淬火主要是改善渗层组织,对芯部要求不高的时候可以在材料的Ac1—Ac3之间淬火,对芯部性能要求高的时候要在Ac3以上淬火;这一处理工艺主要是用在对力学性能要求很高的重要渗碳件上,尤其是对粗晶粒钢,但是在渗碳后还需要经过两次高温加热,让工件变形和氧化脱碳增加,热处理的过程比较复杂。二次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该处理工艺是指对高于Ac1或Ac3(芯部)的温度淬火,高合金表层残余奥氏体量比较多,经过冷处理(-70℃、-80℃)来促使奥氏体转变,进而提高渗碳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渗碳后不进行机械加工的高合金钢工件比较适合这种工艺。 渗碳技术使得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保持稳定,适用于制造高温工作零件。中山大型渗碳热处理单价
渗碳热处理方法:二次淬火+低温回火将工件冷至室温后,再进行两次淬火,然后低温回火。这是一种同时保证心部与表面都获得高性能的热处理方法,两次淬火有利于减少表面的残余奥氏体数量。二次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也称为高合金钢减少表层残余奥氏体量的热处理,多用于齿轮和轴类零件。预冷直接淬火+低温回火预冷的目的是减小零件变形,使表面的残余奥氏体因碳化物的析出而减少。预冷直接淬火表面硬度略有提高,但晶粒没有变化,预冷温度应高于 Ar3,防止心部析出铁素体,温度过高影响预冷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同时也使淬火变形增大。惠州普通渗碳热处理单价渗碳技术使材料在保持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其耐腐蚀性能。
渗碳热处理方法:预冷直接淬火+低温回火预冷的目的是减小零件变形,使表面的残余奥氏体因碳化物的析出而减少。预冷直接淬火表面硬度略有提高,但晶粒没有变化,预冷温度应高于 Ar3,防止心部析出铁素体,温度过高影响预冷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同时也使淬火变形增大。一次加热淬火+低温回火将渗碳件快冷至室温后再重新加热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适用于淬火后对心部有较 度和较好韧性要求的零件。高温回火+淬火+低温回火经高温回火后残余奥氏体分解,渗层中碳和合金元素以碳化物形式析出,易于机械加工同时残余奥氏体减少,主要用于 Cr-Ni 合金钢零件。
渗碳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在机械制造领域,渗碳热处理可以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例如,对于齿轮、轴承等零件,通过渗碳热处理可以增加其表面硬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从而提高整个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汽车制造领域,渗碳热处理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凸轮轴等关键零件经过渗碳热处理后,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减少零件的磨损和疲劳裂纹的产生,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外,渗碳热处理还可以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齿轮、链条等零件,提高其耐磨性和传动效率,从而提升整车的性能和经济性。渗碳热处理技术结合了化学和物理的原理,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气氛,实现碳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均匀扩散和渗透。
渗碳热处理的分类,即中强度渗碳钢(抗拉强度=800~1200MPa),如 20CrMnTi、12CrNi3A、20CrMnMo、20MnVB 等。这类钢含合金元素总量约在 4%左右,由于主要是把 Cr 和 Mn 二元素配合加入钢中,能更有效地提高淬透性和机械性能(抗拉强度=1000~1200MPa)。一般用来制造重负荷的中、小耐磨件和中等负荷的模数较大的齿轮。如汽车、拖拉机的变速箱与后桥齿轮、齿轮轴、十字销头、 花键轴套、气门座、凸轮盘等。这类钢由于含有Ti、V、Mo,渗碳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小,因此可采用自渗碳温度预冷到870°C左右直接淬火,并经低温回火后使零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降低韧性:渗碳层中的碳含量较高,可能导致材料的韧性降低,使得工件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企石紧固件渗碳热处理厂
渗碳后的金属,就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特种兵,不仅体格强壮,还擅长应对各种复杂环境。中山大型渗碳热处理单价
渗碳热处理的分类,即低强度渗碳钢(抗拉强度≤800MPa),如 15Cr、20Cr、15Mn2、20Mn2 等。这类钢淬透性低,经渗碳、淬火与低温回火后心部强度较低且强度与韧性配合较差。主要用于制造受力较小,强度要求不高的耐磨零件,如柴油机的凸轮轴、活塞销、滑块、小齿轮等。这类钢渗碳时心部晶粒易于长大,特别是锰钢。若性能要求较高时,这类钢在渗碳后经常采用二次淬火法,即在渗碳后先作正火处理,以消除渗碳时形成的过热组织,然后再重新加热淬火 。2)中淬透性合金渗碳钢即中强度渗碳钢(抗拉强度=800~120中山大型渗碳热处理单价